衛福部焦點新聞  
  • 經抽驗檢出農藥芬普尼來源牧場 交付給食品業蛋品時應經檢驗安全
  • 2025/11/10 下午 02:04:00
  • 有關食藥署聯合地方政府衛生局執行「114年度禽畜水產品藥物殘留監測計畫」,經彰化縣衛生局抽樣檢出農藥芬普尼具噴印溯源編號「I47045-251023C」、「I47045-251027C」、「I47045-251030C」及「I47045-251103C」之問題蛋品,衛生機關持續追查下架回收,並要求通路商全面提供退貨回收服務,政府機關跨部會合作,要求該來源畜牧場,即日起所有交付給食品業者之蛋品,須經檢驗安全後才放行。

    食藥署聯合地方政府衛生局執行禽畜水產品藥物殘留監測計畫,自107年起截至114年10月,市售雞蛋抽驗計4,232件,結果農藥殘留均符合規定。未來將持續執行市售雞蛋農藥殘留之抽驗,確保食品安全,讓消費者可以安心選購。

  • 食藥署澄清:我國減重及降血脂藥品供應穩定
  • 2025/11/10 上午 10:00:00
  • 針對近日有社群媒體貼文指稱「自費減重藥品及降血脂藥品有缺貨及控貨情事」,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澄清說明如下:

    一、Tirzepatide成分注射筆

    猛健樂(GLP-1藥品)核准適應症為「血糖控制及肥胖與過重之體重控制」。食藥署於今(114)年9月接獲許可證持有藥商台灣禮來股份有限公司通報,因市場需求增加,部分劑量控貨供應。食藥署隨即啟動追蹤,並於10月主動向該公司確認,目前供應已恢復正常。

    二、Inclisiran Sodium成分注射劑

    樂脂益(降膽固醇藥品)核准適應症為「原發性高血脂症的輔助治療,以降低原發性高血脂症成人病人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食藥署未接獲該藥品短缺通報,經與許可證持有藥商台灣諾華股份有限公司確認,目前供應正常。

    食藥署提醒,減重應在專業醫師評估下進行,搭配均衡飲食與運動,方能安全且持續達成體重控制目標。另,衛生福利部已建立「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倘醫療機構、藥局有缺藥情事,可透過「西藥醫療器材供應資訊平台」查詢或通報,食藥署當接獲通報後,會立即進行臨床用藥評估,包括調查藥品供應狀態、評估替代藥品等,並將相關資訊公布於平台網站,供臨床端參考。

  • 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4週年 助2.6萬對夫妻圓夢 補助3.0方案11月上路 每次最高補助15萬元
  • 2025/11/10 上午 10:00:00
  • 「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2.0」自110年7月推動,截至114年10月底,已協助2萬6千多對夫妻迎接超過3萬1千名新生兒。行政院於114年9月18日宣布114年11月1日起加碼補助,升級為「3.0版」,首胎第1次申請最高補助15萬元,其後各胎第1次補助也由現行6萬元增加至15萬元。

    補助方案升級 實現不孕夫妻生育願望

    為了讓有生育意願的夫妻能及早規劃並安心接受治療,「不孕症試管嬰兒3.0方案」將於114年11月1日上路,補助金額全面加碼,凡當日起提出申請並核定的療程均可按3.0方案補助;補助次數與金額以首次申請時妻子年齡為準,未滿39歲者,第1次療程最高補助15萬元,第2、3次最高10萬元,39歲至未滿45歲者,第1次最高13萬元,第2、3次最高8萬元。所有療程無需一定懷孕成功即可申請,可依據各個療程不同的施術方式和結果給予補助,每胎最多可補助6次療程(40歲至未滿45歲則最多3次),申辦補助由人工生殖機構協助線上辦理。

    3.0方案鼓勵年輕夫妻儘早申請,不僅可減輕經濟負擔,也因年齡影響試管成功率及母嬰健康,且對接續生第2、3胎及再次嘗試療程皆有加碼補助,有助民眾好孕接二連三。

    補助助孕有成 喜迎新生命

    補助2.0方案開辦後,許小姐成為所有申請者當中,首位成功生下試管寶寶的媽媽,她分享自己結婚5年未能懷孕,在110年決定接受試管嬰兒療程,正逢補助2.0方案啟動,順利申請補助並於1次療程後成功產下1對雙胞胎。許小姐表示,透過人工生殖機構協助線上申辦補助,不需親自奔波,讓她能專注於療程及迎接新生命。

    補助2.0方案的第2萬5千名試管寶寶的母親柯小姐也分享自身經驗,因為晚婚,婚後雖積極備孕卻未能懷孕,擔心自己越晚生就越沒體力照顧孩子,在接受醫師建議後,果斷接受試管嬰兒治療,經歷2次療程後產下1名寶寶。她感性地表示,寶寶的到來讓生活更加充實,生命更加喜悅,也希望若體力、經濟許可,能為孩子再添個伴。

    善用補助 把握黃金生育期

    補助3.0方案特別針對較年輕的申請者加碼補助,主要希望鼓勵有生育意願的不孕夫妻,儘早申請利用,不只可以減輕接受試管嬰兒療程的經濟負擔,也是因為年齡是影響試管嬰兒療程成功率以及母嬰健康的重要因素。衛生福利部石崇良部長提醒,有生育意願的夫妻應及早規劃,把握女性25歲至35歲黃金生育期,如有規律性生活1年仍未懷孕,應儘早就醫並善用政府補助資源。更多補助申辦流程及詳細內容,可至國民健康署【試管嬰兒專區】查詢,或撥打人工生殖補助諮詢專線02-2558-0900,由專人提供即時服務。

    不孕症試管嬰兒3.0方案11月推行,關鍵問題快速解答

    為了讓有生育意願的夫妻能及早規劃與安心接受治療,「不孕症試管嬰兒3.0方案」在補助金額與次數上全面加碼,讓每一對夫妻都能充分利用政策資源,減輕經濟負擔並提升母嬰健康保障。國民健康署整理出民眾最關心的5大問題及回答:

    問題一:補助3.0方案的補助次數和補助金額是如何計算?

    答:

    1. 不孕症試管嬰兒療程的補助次數,是以每一胎首次申請時的年齡來判斷。若這一胎首次申請補助時年齡未滿40歲,則這一胎最多可以補助6次療程;若這一胎首次申請時的年齡為40歲至未滿45歲,則最多可以補助3次。但要注意,不論是這一胎的第幾次療程,都必須是未滿45歲才能申請補助。
    2. 補助金額也是以這一胎首次申請時的年齡來判斷,若這一胎首次申請時未滿39歲,第1次療程最高補助15萬元,第2、3次療程最高補助10萬元。若這一胎首次申請時的年齡是39歲至未滿45歲,則第1次療程最高補助13萬元,第2、3次療程最高補助8萬元。

    問題二:36歲至未滿39歲若要申請補助,最多可以植入幾個胚胎?

    答:114年11月1日起申請補助的療程,若植入胚胎時未滿39歲,只能植入1個胚胎,若植入胚胎時已滿39歲,最多只能植入2個胚胎。若不符合上述胚胎植入數規定,將無法獲得補助。

    問題三: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次數可以從3.0方案實施後重新計算嗎?

    答:2.0方案期間申請的補助,在3.0方案開辦後,將延續2.0方案已補助的次數計算,不會重新起算。

    問題四:一定要成功懷孕才能領到補助嗎?

    答:3.0方案和2.0方案一樣,可依據各個療程不同的施術方式和結果給予補助,包括從取卵到胚胎植入、取卵後因特定因素無法進入胚胎植入療程,或是將過去冷凍的胚胎解凍進行植入,都有不同的最高補助金額,可依實際狀況進行申請。

    問題五:如果不清楚這些規定,如何確保申請補助的權益?

    答:所有的補助程序都是透過人工生殖機構協助線上申辦,並透過資訊管理系統進行補助時間點和年齡的比對,確保申請補助金額的正確性,國民健康署特約的人工生殖機構也都會有專人提供說明。請有需要的民眾,一定要在接受療程前提出申請,若事後申請,依規定將無法提供補助。

  • 有關市售雞蛋檢出農藥殘留芬普尼案說明
  • 2025/11/9 下午 07:15:00
  • 為維護消費者食用雞蛋安全,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聯合地方政府衛生局執行「114年度禽畜水產品藥物殘留監測計畫」,並於傳統市場、餐廳、各賣場、超級市場、盤商及進口商等場所,抽樣檢驗雞蛋之農藥殘留,以確保市售雞蛋符合我國動物產品中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

    有關彰化縣衛生局於販售端抽驗雞蛋「鮮健蛋品洗選蛋(白殼雞蛋)」(噴印溯碼編號:I47045-251023C)檢出農藥殘留「芬普尼代謝物(Fipronil-sulfone)」含量0.03 ppm不符合「動物產品中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規定(殘留容許量標準:0.01 ppm),已即時由彰化縣衞生局命業者立即將該蛋品下架回收、停止販售,另亦同步將該蛋品來源畜牧場資訊供地方農政機關源頭管理及進行移動管制。

    另經彰化縣衛生局清查,案內蛋行洗選販售之蛋品來自單一畜牧場,經再抽驗其他批號且於昨(8)日檢出芬普尼代謝物含量不符合規定,該等蛋品約15萬顆並流向桃園市、新竹縣、台中市、雲林縣、南投縣、嘉義縣、嘉義市、台南市、高雄市等9縣市之全聯、楓康等販售通路商,刻正由衛生局下架回收停售該畜牧場來源之蛋品,應下架回收之市售包裝蛋品共9項如下:

    1. 四日鮮蛋/10粒裝(溯源碼I47045-251103C)
    2. 巨的卵(白殼雞蛋)/10粒裝(I47045-251103C)。
    3. 大巨蛋(白殼雞蛋)/10粒裝(溯源碼I47045-251023C、I47045-251027C、I47045-251030C、I47045-251103C)
    4. 悠活鮮蛋(白殼雞蛋)/10粒裝(溯源碼I47045-251023C)
    5. 富翁洗選蛋(白殼雞蛋)/10粒裝(溯源碼I47045-251023C、I47045-251030C)
    6. 初卵頭窩蛋(白殼雞蛋)/10粒裝(溯源碼I47045-251023C)
    7. 四季巨蛋(白殼)/10粒裝(溯源碼I47045-251023C)
    8. 香草園洗選蛋/10顆(溯源碼I47045-251027C、I47045-251103C)
    9. 鮮健蛋品洗選蛋(白殼雞蛋)/10粒裝(溯源碼I47045-251027C、I47045-251030C、I47045-251103C)

    食藥署請消費者停止使用上述雞蛋,請通路商全面提供退貨回收服務,並將持續與地方政府衛生局執行市售雞蛋農藥殘留之抽驗,確保食品安全,讓消費者可以安心選購。

    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下稱食安法)第15條第1項第5款規定,食品殘留農藥或動物用藥含量超過安全容許量,不得製造、加工、調配、包裝、運送、貯存、販賣、輸入、輸出、作為贈品或公開陳列;另依食安法第44條第1項第2款規定,違反第15條第1項規定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食品經依第41條規定查核或檢驗者,由當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查核或檢驗結果,有第15條第1項各款情形之一者,依食安法第52條第1項第1款規定,應予沒入銷毀。

  • 企業防疫再加一 疾管署攜手家樂福推動流感及新冠疫苗接種站 呼籲符合公費接種資格民眾一起「左流右新 健康安心」
  • 2025/11/9 下午 12:27:00
  • 114年度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第二階段已於11月1日開打。為提升民眾接種便利性,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114)年與家樂福攜手合作,自11月起於全臺33家門市設置接種站,提供多元且便捷的接種服務。疾管署亦於今(8)日舉辦「『左流右新 健康安心』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接種記者會」,由署長羅一鈞、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家樂福量販事業群北區總監王懷生、「保庇天后」王彩樺與戲劇小生江宏恩共同出席,並由王總監、王彩樺及江宏恩現場帶頭接種,呼籲符合公費資格民眾儘速完成接種。

    羅一鈞署長表示,感謝家樂福加入防疫行列,協力推動流感及新冠疫苗接種,展現政府與企業共同守護國人健康的夥伴精神,也期盼未來有更多企業投入防疫行動,共同維護全民健康。他指出,今年疫苗接種踴躍,成果歸功於地方政府積極推動、第一線防疫與醫護人員的努力,以及民眾健康與防疫意識的提升。羅署長並提醒,秋冬時節為流感、新冠流行季節,預計在12月中下旬疫情可能再度升溫;由於病毒每年皆會變異,且疫苗保護力會隨時間衰退,呼籲符合公費資格對象儘早接種最新疫苗,保障自身與家人健康。

    王明鉅副市長指出,桃園市政府配合中央政策推動「左流右新」方案,建議長輩同時接種流感與新冠疫苗,以提升雙重防護力。除於家樂福門市設置接種站外,全市516里皆設有接種據點,並於假日加開大型接種站,方便市民就近施打。目前全市公費疫苗使用率約八成,呼籲市民把握時間完成接種。

    王懷生總監說明,家樂福在全臺擁有廣泛據點與龐大客流,是民眾日常生活的重要夥伴。秉持服務社會與支持政府防疫政策的精神,今年主動與疾管署合作,期望透過設置接種站及加碼提供購物袋、水果等健康禮,鼓勵更多民眾接種疫苗,為全民防疫盡一份心力。

    活動特別邀請符合第二階段接種資格的藝人王彩樺與江宏恩共同響應。王彩樺分享,她深信「健康就是財富」,唯有健康的身體,才能陪伴與照顧家人。由於工作常需與民眾接觸,每年10月都會帶家人接種疫苗,即使尚未符合公費資格也會自費施打,呼籲全民重視自身健康。江宏恩則表示,過去對疫苗接種觀念較薄弱,但自疫情以來更加體認防疫的重要性。他提到,自己曾因輕忽而感染流感導致身體不適,影響工作與生活,因此特別提醒粉絲與民眾應儘早接種疫苗,提升保護力。

    疾管署提醒,除接種疫苗外,仍應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等防護措施,以降低感染風險。今年全國約有近4,400餘家合約院所提供公費疫苗接種服務。民眾可透過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網站、疾管署官網、LINE官方帳號「疾管家」或撥打1922防疫專線查詢,並建議事先電話確認或預約,以節省等候時間。

  • 疾管署提醒所有醫護人員,執行疫苗接種作業時,務必遵守「三讀五對」原則,防止疫苗接種異常事件發生,保障民眾健康
  • 2025/11/9 下午 12:00:00
  •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9)日表示,針對國內近期疫苗接種異常事件,重申提醒醫護人員於執行預防接種作業時,應確實遵守「三讀五對」原則,嚴謹核對疫苗品項與接種對象,以降低誤打情形發生,確保民眾的健康與安全。

    疾管署說明,有關媒體報導114 年 11 月 7 日下午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於幼兒預防接種時發生疫苗接種疏失,原本應施打水痘疫苗及流感疫苗第二劑,實際施打為水痘疫苗及 A型肝炎疫苗(下稱A肝疫苗),流感疫苗未施打。院方於當日傍晚盤點時發現異常,立即通知家屬,並向衛生局通報流感疫苗誤接種為 A肝疫苗,為一起疫苗接種異常事件。

    衛生局接獲通報後 請醫院正式函報預防接種異常事件及調查,持續追蹤該名幼兒之健康監測,並督導醫院改善流程及院檢討作為並加強教育訓練,落實「三讀五對」,同時通報和諮詢本署此起A肝疫苗接種異常事件及A肝疫苗接種措施。

    疾管署針對每起疫苗接種異常事件,皆以最審慎的態度並依據科學實證處置。考量國際接種建議為12-23個月接種第1劑A肝疫苗,幼兒在12-23個月接種第1劑A肝疫苗安全有效;該幼兒為一歲多幼兒,因此該幼兒第一劑A肝疫苗,雖然沒有按照今年1月調整的新的時程接種(18個月、配合與五合一疫苗第四劑同時接種),但仍屬有效劑次,為有效疫苗,幼兒不必重新接種第一劑A肝疫苗;而該幼兒第二劑A肝疫苗,則請醫院依原訂時程安排接種,但仍須持續追蹤該名幼兒之健康狀況,即時評估身體反應與後續健康情形,提供醫療追蹤與心理支持,並且要求醫院針對此起疫苗接種異常事件,立即啟動院內調查及醫療疏失調查機制,進行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 RCA),深入檢討流程、環境及人員管理等潛在因素,研擬改進方案,強化疫苗管理與提升醫療品質與安全,並建立防呆(防錯)機制,防止疫苗接種異常事件再度發生。

    為提升A肝疫苗與日本腦炎疫苗第2劑接種率,同時降低A肝疫苗第1、2劑常發生接種間隔不足之誤失,疾管署參考國際建議,建議幼兒於12-23個月時接種第1劑A肝疫苗,並於間隔至少6個月後接種第2劑,並提案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委員審查同意,將小兒A肝疫苗常規接種時程調整為滿18個月及27個月分別接種第1、2劑並自114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疾管署提醒所有醫護人員,在執行疫苗接種作業時,務必嚴格落實「三讀五對」原則,以確定疫苗名稱、批號、劑型、有效期限等資料皆正確無誤;確保打對人、打對針、打對劑量、打對時間及打對途徑與部位,以防止疫苗接種異常事件發生,保障民眾健康。

  • 衛生福利部114年第11屆紫絲帶獎頒獎典禮11月8日隆重登場
  • 2025/11/8 下午 05:56:00
  • 衛生福利部在11月8日(星期六)下午辦理第11屆紫絲帶獎頒獎典禮,行政院陳時中政務委員、衛生福利部呂建德政務次長、張菊芳監察委員、林月琴立法委員、陳菁徽立法委員、法務部黃謀信常務次長、內政部警政署防治組陳炯志組長出席觀禮及頒獎,給予得獎者肯定與祝福,在11月25日國際終止婦女受暴日前夕,別具意義。

    衛生福利部呂建德政務次長在典禮現場肯定得獎者的努力與奉獻,並特別感謝各領域保護服務工作者的堅持與投入。衛福部表示,保護工作高度仰賴跨領域合作,必須持續整合社政、警政、教育、醫療、司法等跨專業力量及資源,才能落實「預防—保護—復原」等3段5級的預防工作,讓更多民眾及家庭得到協助與改變的契機,同時讓我們的社會成為一個安全、友善及溫暖的共同體。

    陳時中政委表示紫絲帶獎最能代表社會安全網的網絡精神,婦幼的人身安全絕對不僅單靠某個體系,就如今天的得獎者有社工、警察、檢察官、醫師及護理師,臺灣社會的祥和,實有賴網絡成員彼此互助合作、資訊分享把這張網織的更密,避免有漏接的憾事。法務部黃謀信次長、警政署防治組陳炯志組長肯定檢察官及警察在婦幼工作上的表現、也勉勵得獎者將此殊榮帶回工作岡位,激勵更多同仁繼續努力。

    衛生福利部在103年首創紫絲帶獎表揚典禮,今(114)年邁入第11屆,已然成為臺灣保護服務工作者最高榮譽獎項。本屆計有77位跨領域專業人才參與選拔,最終社政領域由劉益昌、黃禹康及趙佳儀等3人,警政領域由黃智裕、劉怡君及劉家次等3人,衛生醫療領域由吳漢屏、林建亨、柳玉芳、梁昭鉉及余文豪等5人,司法領域由陳祥薇及鄭子薇等2人,合計13位在成人保護、兒少保護及性暴力防治等領域之實務專業人員脫穎而出(得獎事蹟如附件),期盼透過本次典禮,讓更多人看見保護服務工作者的付出、努力與堅持,並持續關注與投入紫絲帶防暴的行列。  

     

  • 健保攜手公所助弱勢 數位轉型服務暖人心
  • 2025/11/7 上午 10:00:00
  • 中央健康保險署(下稱健保署)為建構全民健康醫療安全網,積極推動健保數位轉型服務,成為弱勢關懷的堅實後盾。健保署高屏業務組串聯高雄、屏東與澎湖地區77家鄉鎮市區公所,透過評比活動,打造在地化與數位化便民服務。健保署高屏業務組今(7)日辦理表揚18家服務績優之公所,其中高雄市路竹區公所拔得頭籌,推廣健保APP健保櫃檯及網路申報服務成績亮眼,並連續11年獲獎,堪為典範。另高雄市美濃區公所及屏東縣屏東市公所則在業務宣導便民服務與弱勢通報,表現最為突出。

    家住高雄美濃的阿雅因車禍失能,療養期間配偶不幸驟逝,全家生活陷入困境,更無力繳納健保費。轄區公所健保承辦人得知後,立即透過健保署「弱勢民眾通報平台」通報,高屏業務組隨即進行瞭解,並運用健保愛心專戶善款協助繳清健保欠費也同時轉介慈善團體接手後續關懷。阿雅感動的表示,感謝社會的溫暖,也對健保署與公所的即時援助給予肯定。

    高屏業務組林淑華組長表示,健保近年來不斷的精進更多元化服務,隨數位轉型是實踐健康管理智慧化、申辦服務便民化及弱勢協助服務等價值。各公所為最貼近民眾需求的服務機關之一,不僅發揮社區守望相助精神,也是推動健保服務的重要夥伴。轄區共77家公所是服務65萬多人的好厝邊,以健保數位服務,主動通報無依兒少、身心障礙、重大傷病及偏鄉獨居老人等弱勢民眾,及協助申辦欠費分期或紓困總計達940件,受惠人數超過1,600人,成績斐然。健保將與公所合作,推動數位化便民服務,強化在地弱勢關懷,讓全民健保服務零距離。

  • 衛福部澄清:健保財務改革尚在研議階段
  • 2025/11/6 下午 07:40:00
  •      針對近日健保補充保費改革熱議,衛福部今(6)日表示,讓健保財務可以更穩健、更永續,讓每一位繳納保費的國人都能夠更公平,這是我們不變的目標。

        健保開辦至今30年,初期以薪資所得為主,如今高齡化與少子化的影響,導致勞動人口從2015年的1700多萬人逐年下滑。如果,只靠薪資繳保費,人口變少、支出變多,年輕世代的壓力也會越來越重。

        補充保費的改革方案,目前仍在研議階段,衛福部會廣納各方意見,暫停有爭議的規劃。接下來,一定會尋求更周延,更有共識的做法,再行推動。

  • 衛福部成立臺灣智慧醫療學校 11/19上線加速人才培育
  • 2025/11/6 上午 09:32:00
  • 為了培育跨越臨床與科技的關鍵人才,衛生福利部資訊處推動國內首個專為醫療數位轉型設計的線上教育平台—「臺灣智慧醫療學校」,聚焦醫療資訊安全、醫療大數據、醫療AI與醫療資訊等四大核心領域規劃正式課程架構,目標在於系統性培養醫療資訊長(CMIO)及其相關專業體系所需的跨領域能力,預計114年11月19日正式上線。

    在資訊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人工智慧(AI)正重新定義醫療服務模式。如同汽車產業已進入「軟體定義汽車」的時代,未來的醫院服務亦將由軟體主導,但醫師與工程師之間因專業知識差異存在巨大鴻溝,導致許多數位轉型計畫推動不易。

    歐美醫院普遍設立CMIO職務,由具備跨領域知識的醫師擔任協調者,並領導醫院數位轉型,考量臺灣目前缺乏相關專業訓練的標準化課程,衛福部資訊處推動跨領域人才訓練,成立線上「臺灣智慧醫療學校」,規劃醫療資訊安全、醫療大數據、醫療AI與醫療資訊等必修課程。

    負責規劃推動臺灣智慧醫療學校的衛福部資訊處李建璋處長指出,歐美醫院大型醫院已將CMIO職務細分為四大領域,一是醫療資安長,負責確保醫療資訊的安全性與合規性;二是醫療大數據長,負責系統性蒐集與治理醫院資料並確保品質;三是醫療資訊長,狹義上管理醫院資訊系統(HIS),廣義則涵蓋整體資訊規劃,為各部門與工程師溝通的窗口,負責資訊應用的優先順序,並推動臨床決策支援系統、AI導入等應用;四是醫療AI長,負責關注負責任AI導入、生成式AI前後訓練方法、大語言模型生態系建構,以及新興技術如AI代理人等前瞻規劃。

    李建璋處長指出,目前規劃將CMIO課程分為必修與選修課程,12堂必修課程中,一半邀請國際專家授課,另一半由國內學者與政府政策制定者講授,確保兼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務。選修課程則整合國際研討會、國際學會相關教育內容及國內外大師演講,擴大智慧醫療視野。此外,將透過不定期線上研討會,促進師生即時交流提升學習效果。

    平台提供中英雙語介面,並具備身分驗證與鏡頭拍攝機制,可確認學生本人上線,也設計多元化評估機制,除了傳統選擇題測驗外,更結合大語言模型技術進行問答式互動測驗。學習歷程紀錄系統也會自動追蹤觀看進度與測驗結果,並於學生完成課程與考試後自動生成數位證書。

  • 新北市出現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籲請民眾落實「巡、倒、清、刷」,出現疑似症狀儘速就醫
  • 2025/11/5 下午 02:57:00
  •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5)日公布新北市新增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居住新北市汐止區60多歲女性,個案於10月下旬出現頭暈及全身輕微痠痛等症狀,隔日出現發燒且肌肉痠痛等症狀至診所就醫,五日後因症狀未緩解再次就醫,經通報採檢送驗後確診登革熱,檢出登革病毒第一型。個案目前於家中休養,同住接觸者目前皆無症狀。個案潛伏期無國內外旅遊史,主要活動地點為住家,研判為本土病例,感染源待釐清。衛生單位已針對個案居住地周邊進行緊急防治工作及病媒蚊密度調查加強孳生源清除及衛教宣導,呼籲民眾落實防蚊措施並配合相關防治工作,防範疫情擴散。

    疾管署說明,國內本土疫情趨緩,桃園市第二型登革熱群聚已於11月4日監測期滿,高雄市第二型登革熱個案、臺南市第三型登革熱群聚近期無新增,分別將監測至11月7日和11月24日,但型別均與新北市個案不同,與上述本土疫情無關聯。
    依據疾管署統計,今(2025)年截至11月4日累計26例本土登革熱確定病例,分別居住於高雄市(13例)、桃園市(7例)、臺南市(3例)、宜蘭縣、臺北市及新北市(各1例),無重症及死亡病例;另累計221例境外移入病例,為近6年同期第三高(2020年至2024年介於11-238例),多自東南亞國家移入(占89%),以印尼(59例)為多,其次為越南(56例)、菲律賓(29例)及泰國(23例)。全球登革熱疫情持續,今年迄今累計443萬餘例病例及3千餘例死亡,病例主要分布於美洲,以巴西、墨西哥及哥倫比亞等國病例數為多;亞洲鄰近國家越南、孟加拉、馬來西亞及中國近期疫情上升,另越南、孟加拉及柬埔寨等國今年病例數高於去年同期。

    疾管署提醒,目前天氣雖已轉涼,惟白天氣溫仍適合蚊子活動及生長,且部分地區仍有降雨,請民眾落實「巡、倒、清、刷」,主動清除家戶內外孳生源,以降低病媒蚊密度;戶外活動時請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若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登革熱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活動史。也請醫療院所提高警覺,加強詢問就診者之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並可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及早通報,以利衛生單位即早採取防治工作。有關登革熱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查閱,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洽詢。
     
  • 國際精神衛生合作平台暨培訓中心成果研討會
  • 2025/11/5 下午 02:49:00
  • 為配合政府醫療外交政策及我國「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與東南亞等國建立雙邊精神醫療人員交流與培育,衛生福利部自107年起,推動「新南向政策-推動國際精神醫療與心理衛生人才培訓及建立國際合作平台計畫」,今(5)日在高雄市立凱旋醫院舉辦「第八屆國際精神衛生合作平台暨培訓中心成果研討會」,齊聚各國精神醫療專家學者,聚焦「數位心理健康」主題討論,期盼能藉由經驗分享,讓彼此相互學習並應用於精神衛生及醫療健康管理。

    衛生福利部藉由「新南向政策-推動國際精神醫療與心理衛生人才培訓及建立國際合作平台計畫」之推動,協助新南向國家精神醫療人員,實質改變了當地精神復健治療模式與各項醫療管理制度,為當地民眾帶來更人性化的精神醫療服務,這樣豐碩的成果獲得東南亞各國的好評,成為我國推展新南向政策的一大亮點。
    今(114)年度持續辦理基礎線上培訓課程,同時進行進階實體培訓課程,招收東南亞地區的精神醫療人員來台實地學習及交流,且因應未來智慧醫療的發展,培訓課程中加入智慧科技在精神治療方面的實務應用,更希望藉由研討會上各國心理衛生的經驗分享,讓彼此交流人工智慧結合心理治療的發展趨勢,攜手打造幸福心樂園。

    本次大會有高達9國(澳洲、柬埔寨、泰國、新加坡、越南、菲律賓、印尼、斯里蘭卡、英國)精神醫療專家學者與會,由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陳柏熹司長開場致詞,現場近60位新南向國家貴賓共同與會,期待能透過交流,促進與夥伴國人才資源共享,為我國參與東南亞永續合作奠立深厚基礎,提升我國國際能見度,並透過與新南向國家建立溝通管道,進而推動雙邊合作、互訪交流、品質資訊及人才培訓平台等,串聯各個合作聯盟的能量,為世界創造更為友善的智慧醫療環境,提升民眾心理健康。

  • 從廚房到浴室 守護兒童遠離燒燙傷危機
  • 2025/11/5 上午 10:41:00
  • 隨著天氣逐漸轉涼,國民健康署提醒,電暖器、火鍋、熱湯與熱水澡等家中常見熱源,都可能造成兒童燙傷。家長與照顧者應全面檢視廚房、餐桌、浴室、客廳與臥室等生活空間,及早排除潛藏風險,為孩子打造安全的生活空間。若兒童不幸燙傷,務必依「沖、脫、泡、蓋、送」原則處置並儘快送醫。

    居家安全四大危險空間檢核

    1.廚房:劃清界線,遠離熱源防燙傷

    家長應將廚房與幼童的活動空間確實區分,並經常提醒幼童不得嬉戲奔跑並應保持距離。家長切勿在懷抱或背負幼童時進行烹飪,並應保持廚房地面乾燥、止滑及養成將鍋具手柄朝內擺放的習慣,杜絕意外燙傷及刀傷的風險。

    2.餐桌:移除風險,熱食遠離

    確保餐桌穩固不偏斜,並避免使用桌巾或桌布,同時家長應確保熱飲與熱食放置在桌子中央或遠離幼童伸手範圍的安全區域,以防止幼童拉扯而造成燙傷。

    3.客廳與臥室:高溫電器,隨用隨收

    家用電器除應選購具有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商品檢驗標識」之產品外,使用燈泡、蒸氣熨斗、電棒捲、吹風機等高溫電器時亦須特別注意。此類電器在斷電後仍會殘留餘溫,家長使用完畢後應立即拔除插頭,並將其放置於幼童不易觸及的高處,或收納於具安全鎖的防護櫃中。

    4.浴室:水溫把關,全程守護

    進行沐浴時,請嚴格遵守「先放冷水,再加入熱水」的步驟,防止熱水意外噴出。洗澡水的溫度絕不能超過40∘C,家長必須在幼童入水前,親自用手背測試水溫。最重要的是,任何情況下,成人必須全程在場看護,切勿讓幼童獨自留在浴室內。

    燙傷應變五大原則:「沖、脫、泡、蓋、送」

    儘管盡力預防,若兒童不幸發生燙傷,請家長保持冷靜,立即執行以下五步驟,將傷害降到最低:

    1. 沖:持續沖冷水15-30分鐘。
    2. 脫:在水中小心脫去或剪開傷處附近的衣物,但若衣物已黏著皮膚,切勿強行撕扯。
    3. 泡:繼續以冷水浸泡傷口30分鐘,持續降溫。
    4. 蓋:使用乾淨的紗布、布單或衣物覆蓋燙傷處,避免細菌感染。
    5. 送:儘速送醫治療。

    國民健康署沈靜芬署長呼籲家長務必保持高度警覺,預防兒童燒燙傷,是對孩子最深切的愛與責任。家長可參閱「兒童衛教手冊」中的事故傷害檢核表,仔細核對家中環境是否安全無虞。透過正確的防護措施和持續的關注,確保孩子在享受溫暖的同時,也能遠離燒燙傷的威脅,平安健康地成長!

    參考資料: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 燒燙傷急救

  • 實物給付服務國際經驗交流 跨部門攜手照顧弱勢族群
  • 2025/11/4 下午 04:20:00
  • 為分享臺灣實物給付推動經驗,並與國際交流切磋,衛福部於114年11月4日至6日辦理一系列實物給付國際交流活動,邀集美、德、日、韓四國專家與我國政府及民間單位代表,共同探討如何在尊重受助者尊嚴下,強化在地資源動員、發展永續機制,及深化社工專業角色,為我國實物給付制度建構發展願景,現場國內外專家學者及公私部門工作者共約140人齊聚一堂。
     
        衛福部指出,為擴大照顧弱勢,衛福部督導各地方政府結合民間團體推動實物銀行等多項實物給付服務。以113年為例,共提供313萬人次照顧,其中47%為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53%則為其他經濟不利處境者,對於減輕弱勢家庭生活壓力助益甚鉅。
        本次國際交流系列活動,將實物給付聚焦在「提供食物與生活物資的服務」,研討會前11月3日衛福部安排國外專家參訪桃園安家實物銀行、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北區倉儲中心等多處實物銀行據點。
     
        為促進國內外實物銀行制度相互交流,本部於11月4日辦理「實物給付國際交流研討會」、11月5日辦理「實物給付國際交流實務工作坊」,邀請到美國Feeding  America(全美食物銀行聯盟) 的前副總裁 AI Brislain、德國柏林食物銀行創辦人Sabine Werth、日本Second Harvest Asia的Charles McJilton、韓國社會福利協議會Kim Soung Yee全球會長,並邀集國內地方政府、長期投入實物給付服務之民間單位代表,以及中央跨部會代表,分別就政策面、實務執行面探討各國辦理實物給付的服務現況、挑戰及策略,包括政府與民間的協作模式、社工專業角色,以及制度法規的架構,期待能共同激發更多服務面向的思考與精進。
     
    此外,衛福部將在11月6日召開「國際實物給付政策跨部會交流會議」,邀請4位國外專家與農業部、環境部、教育部、財政部、經濟部、內政部、國防部、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等單位進行國內推動此項政策之合作交流。
     
    臺灣推動實務給付服務已近25年,經由本次國際交流也發現臺灣的服務特色,包含:社會救助導向、兼重物資及食物之提供、結合專業社工評估與服務、著重公私協力,以及服務社區化、在地化與多元化特性。另國際經驗之學習則包含:美國的運作特色在於倉儲型與制度型食物銀行的跨區運作整合經驗;德國則強調「惜食」與社會責任,以志工與社區力量為主力;日本偏重食物救助及民間主導取向;韓國除了運用公私協力策略,政府主導性較其他國家為多。
     
    為落實《社會福利基本法》第13條對基本生活保障的多元型式,我國正積極研議將「實物給付」納入社會救助體系。衛福部已規劃於社會救助法修法草案中增列「實物給付專章」,並鼓勵各級政府整合公私部門資源,同時也將結合各部會攜手合作,擴大近貧家庭照顧。
  • 近期氣溫變化大,符合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資格民眾請儘速接種
  • 2025/11/4 下午 02:53:00
  •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表示,今(114)年度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已於11月1日起開放第二階段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接種,因應今年度接種情形踴躍,提醒符合第一階段公費資格而尚未接種的65歲以上長者等11類對象,儘速前往合約院所完成接種,以儘早獲得免疫保護力,降低感染後發生重症及死亡風險。另自今年11月12日起,再新增提供Novavax JN.1疫苗,屆時國內可供應莫德納 LP.8.1及Novavax JN.1兩種不同製程的公費新冠疫苗,均安全有效,滿12歲以上且尚未接種的公費對象可擇一廠牌接種,而滿6個月以上至11歲的公費對象依疫苗核准適應症,則可接種莫德納 LP.8.1疫苗,請符合公費資格之民眾儘速完成接種,以及早強化保護力。

    依據疾管署監測國內呼吸道傳染病情形,今年第44週(10/26-11/1)類流感門急診就診計106,829人次,較前一週下降4.9%,另上週(10/28-11/3)新增63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26例H1N1、32例H3N2、3例A未分型、2例B型)及9例死亡(5例H1N1、4例H3N2),國內流感疫情仍處於流行期;全球流感病毒陽性率於近期處低點穩定,流行型別以A型為多,亞洲鄰近國疫情上升,主要流行型別為A(H3N2),其中日本、韓國、中國近期活動度及陽性率皆上升趨勢,香港持續處高點;歐洲及北美洲地區亦呈上升趨勢,流行型別則為A(H1N1)及A(H3N2)。

    疾管署說明,國內新冠疫情目前處低點波動,第44週新冠門急診就診計1,398人次,與前一週相當,主流變異株為NB.1.8.1。全球近期新冠病毒陽性率呈上升趨勢,西太平洋、歐洲、及非洲區署陽性率增加;鄰近國家/地區中國、香港、日本、韓國、泰國疫情下降或處低點,另英國疫情呈下降趨勢。目前流行變異株以XFG占比最高,其次為NB.1.8.1,鄰近國家/地區如中國、香港、日本、韓國仍以NB.1.8.1占比為高。

    疾管署指出,截至今年11月3日,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約477.8萬人次,國內新冠疫苗接種累計約106.1萬人次,均約為去(113)年同期的1.2倍。因疫苗接種約需2週的時間才能獲得足夠保護力,請民眾儘早前往合約院所接種,及早預防及減少感染及相關併發症發生風險。今年約有4,400餘家接種合約院所,另全聯、大全聯及家樂福亦於指定門市及時段設置疫苗接種站,民眾可先透過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網頁、疾管署流感防治一網通(https://vaxmap.cdc.gov.tw)、疾管署全球資訊網首頁「114年左流右新健康安心疫苗接種專區」、疾管家或1922防疫諮詢專線,查詢鄰近合約院所,再電洽院所詢問預約,以確保可施打到疫苗且節省排隊等候時間。

    疾管署呼籲,近期氣溫變化大,請民眾務必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落實勤洗手、有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並持續留意流感及新冠併發重症發生風險,若出現呼吸困難、呼吸急促、發紺、血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危險徵兆,應儘速就醫以及時獲得治療。

  • 深化專科醫療合作 苗栗醫院與臺中榮總簽署合作意向書 衛福部次長與醫福會執行長見證 共促醫療資源共享
  • 2025/11/4 下午 02:49:00
  • 為強化區域醫療量能、推動專科醫療支援及資源共享,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與臺中榮民總醫院今(114)年11月4日上午10點,於臺中榮民總醫院行政大樓舉行「醫療教學研究合作意向書」簽署儀式。

    此次簽署由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徐國芳院長與臺中榮民總醫院傅雲慶院長共同完成,並由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林靜儀及附屬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醫福會)執行長林慶豐親臨見證,象徵雙方在醫療服務、人才培育與臨床研究等多面向領域的合作邁入新階段。

    衛福部苗栗醫院徐國芳院長表示,苗栗地區醫療人力相對有限,透過與臺中榮總的策略聯盟合作,不僅可以引入豐富的專科醫療與教學資源,更可提升醫療品質與服務能量,讓民眾能免去舟車勞頓,在地就能享有更完整的優質醫療照護。

    臺中榮民總醫院傅雲慶院長指出,中榮長期致力於區域醫療網絡的建構與支援,此次與苗栗醫院簽署合作意向書,除深化臨床專科合作外,亦將促進雙方在遠距醫療、醫學教育及研究發展等交流,共同落實衛福部推動的「醫療資源共享與整合」政策目標。

    政務次長林靜儀在致詞時表示,本次合作是落實衛福部「區域醫療合作」與「資源共享」政策的重要實踐。透過榮民醫療體系與部屬醫院的攜手合作,可有效整合中部醫療量能,縮短城鄉差距,並強化基層醫療服務能量,讓醫療資源更貼近民眾需求。

    醫福會執行長林慶豐也強調,苗栗醫院與臺中榮總皆為中部地區的重要醫療據點,雙方合作除優化醫療支援機制,亦能促進跨院系統的人才培育與技術交流。特別是在「健康台灣深耕計畫」推動下,兩院都積極投入智慧醫療與健康科技的臨床應用,讓創新成果能實際落地於地方醫院與社區照護現場,展現醫福體系持續創新的能量與決心。

    未來,雙方將依據合作意向書內容,逐步展開具體合作計畫,包括臨床支援、人才培訓、專業技術交流及共同研究推動等面向,並攜手參與「健康台灣深耕計畫」等健康科技發展方案。期盼藉由此次合作,建立更緊密的醫療夥伴關係,提升區域整體醫療照護品質,實現「在地就醫、優質照護」的共同願景。

  • 衞生福利部澄清:長照3.0補助地方政府 115年預算不減反增
  • 2025/11/4 上午 11:47:00
  • 針對媒體報導指稱,中央砍地方長照補助經費一事,衛生福利部表示,因應《財政收支劃分法》(下稱財劃法)修法,115年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撥補地方政府從10%提高為11%,導致中央長照基金收入減少近9億元,爰請地方政府依財力分級投入部分自籌款,但中央長照基金補助地方仍增加103.4億元,較114年成長19.34%。

    114年中央補助地方長照總經費為534.55億元,115年地方申請增加至637.95億元,成長19.34%。其中,114年核定六都經費354.93億元,115年六都申請也上升至399.29億元,成長12.5%,顯示中央補助地方經費持續成長。

    以六都為例,中央補助長照經費也都是成長,其中,台北市、新北市增幅最高。114年中央補助台北市37.6億元、新北市70.1億元,115年台北市、新北市則分別申請中央補助45.57億元、83.15億元,成長幅度分別達21.2%、18.62%。

    不過,因應財劃法修法,中央統籌分配予地方政府的稅款增加,長照基金財源也受影響,主要是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部分。依《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稅課收入分配及運用辦法》規定,該稅全國稅課收入扣除分配給地方稅款後,再分配給住宅政策(20%)及長期照顧服務支出(80%),而配合財劃法新制分配地方比率從10%調整為11%,導致中央長照基金收入減少近9億元,為衡平影響,調高115年部分長照業務相關計畫方案的地方自籌比例。

    衛福部指出,長照3.0即將上路,不僅擴大服務內容與對象,也同步提升給付標準與量能投入,中央持續與地方合作,共同為長輩與家庭照顧者打造更周全的照護體系。

  • 智慧共融照顧新模式 全國日間照顧服務單位齊聚交流
  • 2025/11/4 上午 11:20:00
  • 為因應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一對多之照顧服務模式係未來長照服務提供之趨勢,衛生福利部於今、明兩天(4、5日)假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召開「114年全國日間照顧服務研討會」,邀請全國日間照顧服務單位齊聚一堂,包含縣市政府代表、長照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及全國日間照顧服務單位共有320位報名,並開放線上直播,讓更多實務單位及關心長照發展之民眾參與。

    今年研討會透過專題演講、單位經驗分享及海報展等多元型式呈現,共同探討在智慧科技、跨專業合作與創新照顧模式的助力下,提升長照服務品質、優化照顧效能,迎接超高齡社會的挑戰。

    專題演講安排「長照3.0日照中心及小規模多機能政策及未來展望」、「用心照顧,用愛創新:在日照中找到可能」、「日間照顧中心導入智慧科技輔具經驗與成效-設計運動遊戲實現長者精準健康促進」及「日間照顧中心跨專業復能服務模式」等主題,分享未來日間照顧中心及小規模多機能政策方向、科技輔具導入及復能趨勢,並特別邀請數位發展部分享「日照機構引進智慧科技:即將迎來的轉變」,結合智慧科技廠商現場設攤展示,展現日照場域在AI輔具、智慧監測、健康管理與資訊整合等領域的最新發展,開啟長照與科技結合的新視野。

    衛生福利部規劃三大主題,由地方政府推薦、專家遴選脫穎而出之6家單位進行經驗分享:

    • 主題一:照顧困難(如BPSD)之創新照顧服務模式:
    1. 財團法人臺中市私立弗傳慈心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附設私立幸福A+社區長照機構:推動「陽光安寧」,結合日照服務與安寧照護理念,維持重症個案尊嚴與生活參與。
    2. 財團法人台南市基督教青年會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附設高雄市私立路竹社區長照機構:以機構為核心點、向外延展到周邊社區環境,實現全齡「社區共生」發展理念。
    • 主題二:導入智慧科技輔具成效分析
    1. 國軍左營總醫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社區長照機構:導入體適能檢測系統,依需求選擇解決方案並規劃完整導入流程,為113年衛生福利部日照中心導入科技輔具計畫標竿單位。
    2.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唐氏症基金會經營管理景新身障社區長照機構:導入肢體運動健身輔具,具推廣導入科技輔具實質效益,為113年衛生福利部日照中心導入科技輔具計畫標竿單位。
    • 主題三:日間照顧中心跨專業復能服務模式
    1. 中化銀髮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附設臺北市私立暖時光社區長照機構:落實「協助長輩復能」,與職能治療所合作,積極導入智慧復能科技。
    2. 艾樂健有限公司附設嘉義縣私立鄰聚社區長照機構:秉持「以鄰里相聚、樂活共生」願景,發展跨專業復能×共生服務模式,全方位提升個案功能訓練、心理支持與社會參與。

    長照3.0將於115年上路,未來將持續引導長照各場域導入智慧科技,減輕照顧人員負擔並提升服務品質,朝向「活得久、過得好」的願景邁進,期盼透過本次研討會,促進跨縣市、跨領域的經驗分享與交流,凝聚全國日間照顧單位共識,實現高齡友善、科技共融之照顧願景。

  • 遠離肺阻塞從戒菸開始 五大行動助您保肺護心
  • 2025/11/4 上午 10:30:00
  • 慢性阻塞性肺病(簡稱肺阻塞,COPD)過去被視為單一肺病,但國際最新指引首度納入「心血管風險」,指出不只傷肺,更可能「傷心」!我國9成肺阻塞患者,高達61%伴隨心血管共病。國民健康署呼籲,展開「戒菸」、「規律使用吸入劑」、「疫苗接種」、「肺復原」、「營養補充」等五大抗惡化行動保肺、護心,尤其「戒菸」更是預防與穩定病情的首要關鍵。

    肺阻塞併發心血管風險,9成病人具高風險因子!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包含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氣喘在內,長年位居我國十大死因之一,根據衛福部113年統計,造成超過6,000人死亡1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肺阻塞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全球第四大死因2,近年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與環境因素影響,「預防惡化」與「共病風險」已成為肺阻塞重要治療課題。

    陳育民表示,全球阻塞性肺病倡議組織(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簡稱GOLD)在2025年最新治療指引中,首度新增「心血管風險」時,學會進行國內千位肺阻塞病人之臨床普查,全面查看六大風險評估,包含呼吸困難、症狀評估問卷分數偏高、頻繁咳嗽、咳痰、心血管共病事件,以及肺功能較低。結果發現高達9成病人符合至少一項以上指標,其中有心血管共病問題占61%。應從這些具體指標著手,提升病人病識感與治療順從性。

    曾有肺阻塞急性惡化病史,中重度風險增3倍!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專科醫師蘇剛正補充,根據普查,曾有肺阻塞急性惡化的病人,心血管事件風險更是提高4.6倍;且未來一年發生中重度惡化風險也增加3.3倍。他也分享,曾治療一名67歲的公務員,因肺阻塞惡化送急診,但經治療出院後不到一週就在路邊心悸昏倒,送醫確診有心臟衰竭問題,需再次住院。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表示,避免肺阻塞惡化的核心策略,包含「戒菸」、「規律使用吸入劑」、「疫苗接種」、「肺復原」、「營養補充」等五大抗惡化行動,才能真正做到「先保肺、後護心」,遠離致命風險。

    國民健康署與中央健康保險署攜手 守護國人心肺健康

    國民健康署署長沈靜芬表示,五大抗惡化行動首重戒菸,可顯著改善呼吸道症狀、提升肺功能,並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應作為肺阻塞照護的核心策略之一。目前全台戒菸服務合約醫事機構涵蓋99.5%的鄉鎮市區,透過巡迴醫療可達100%,113年已提供近43萬人次戒菸服務。

    沈靜芬也提醒,民眾可透過肺阻塞自我評估問卷(Pulmonary disease Uncover More cases Assement,簡稱PUMA)早發現、早治療。

    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陳亮妤則指出,中央健康保險署持續推動「慢性阻塞性肺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計畫,參與計畫的院所,病人因肺阻塞造成之急診與住院率都有顯著下降。

    遠離肺阻塞,就從戒菸開始!

    國民健康署提供多元戒菸服務,全台近3,000家合約醫事機構(醫院、診所、衛生所及藥局)提供專業的治療及衛教服務,民眾也可撥打免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或利用line通訊軟體(ID:@tsh0800636363),由專業諮詢人員協助量身打造個人戒菸計畫。

    資料來源:

    1. 衛福部公佈113年國人十大死因
    2. WHO

    戒菸資源:

    • 免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Line通訊軟體ID:@tsh0800636363
    • 全國近2,700家戒菸服務合約醫事機構(查詢電話:02-2351-0120、網址
    • 洽地方政府衛生局(所)接受戒菸諮詢或服務
  • 凝聚社區力量 金卓越表揚典禮見證共好精神
  • 2025/11/3 下午 02:10:00
  • 衛生福利部於本(114)年11月3日下午在中油大樓國光廳盛大舉辦「全國社區發展金卓越社區表揚典禮」,表揚全國40個在社區經營及服務推動上表現優異的社區發展協會。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呂建德等貴賓親臨會場,向全國社區工作夥伴致上誠摯謝意,肯定其長期投入社區事務,展現「活力共融,幸福無限」的精神與成果。

    衛福部指出,為鼓勵社區民眾健全組織,推動社區福利服務,致力實現社區永續發展之願景,自107年起辦理「社區發展工作-金卓越社區選拔計畫」,全國22縣(市)分南、北2區隔年進行選拔,今年輪南部組9個縣市參與選拔。

    今年共有46個社區經縣市政府初評,由衛福部邀集社區發展專家學者及實務之專家組成小組實地訪評後,選拔出「金質卓越獎」1名、銀質卓越獎2名、銅質卓越獎4名、卓越獎9名、優等獎10名、甲等獎12名及服務與創新獎2名,共有40個社區脫穎而出。典禮中也同時表揚榮獲卓越組社區的理事長及總幹事共32人,肯定其領導能力帶動社區居民及工作幹部共同投入服務,社區經營成果有目共睹,獲頒獎狀以表彰貢獻。

    本屆「金質卓越獎」由彰化縣秀水鄉馬興社區發展協會獲得,該社區積極推動兒少課後照顧、婦女種子教師培育、智慧體適能、綠色照顧等多元服務,展現對在地需求的深度理解與回應,並積極導入科技與文化資源,打造智慧與韌性的未來社區,更在環境永續、文化傳承、社區防災等方面,成為全國學習典範。

    「銀質卓越獎」由雲林縣麥寮鄉海豐社區發展協會及彰化縣彰化市忠權社區發展協會獲得。海豐社區長期關注弱勢族群的需求,涵蓋高齡者、兒童與青少年、性別平權與家庭暴力防治等,以強大的陪伴力、整合力與永續力,致力打造為共生社區,實踐「人人可被照顧、人人也能照顧」的理想;忠權社區致力推動福利社區化,設立長照站、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及實物銀行,提供獨居老人訪視與身障家庭支持,強化社會連結並減輕照顧壓力,成效卓著。

    衛生福利部表示,本次表揚是對全國社區工作者長期奉獻的肯定與鼓勵,期盼透過標竿示範效應,激勵更多社區組織投入公共服務與社區營造,共同打造更宜居、友善且充滿活力的幸福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