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1/6/23 下午 11:19:45)
健保編號:
無  尋常性天疱瘡抗體
健保點數:
自費收費:
1000
檢體採集:

血清、血漿(EDTA、Heparin or Citrate) 0.5mL(或全血1.5mL)。不須空腹,無採檢時間限制。血清保存於2-8℃可達二週,長期保存置於-20℃。

檢體退件:溶血4+;嚴重脂血

報告時效:
每月最後一個週四上午操作,當日報告,若遇國定假日順延一日發報告
分析方法:
ELISA,EUROIMMUN
參考區間:

≦ 20.0 RU/ml,Negative

臨床意義:

「天疱瘡」為一自體免疫疾病,主要是由於體內淋巴細胞失調,不正常的過度活躍,產生出不正常的免疫抗體,破壞皮膚粘膜的正常結構,造成皮膚、粘膜發炎剝離起水泡,甚至潰瘍,造成紅皮症。

天疱瘡發生於世界各地,是一種少見的皮膚疾病,發生率為二十萬分之一,各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但以四十至六十歲之中老年人較多,男女性發生機率差不多,天疱瘡患者常會合併其他身體健康問題及其他自體免疫疾病。

現代醫學將天疱瘡分為深部型與淺層型,深部型(deep forms of pemphigus)可分為「尋常型天疱瘡(pemphigus vulgaris)」與「增殖型天疱瘡(pemphigus vegetans)」。

「尋常型天疱瘡」中口腔粘膜損害最早出現,也最多見。早期口內出現大皰,壁薄而透明,繼而呈急性發作或逐漸加重,皰膜破後向四周退縮,撕去皰膜時易將鄰近粘膜一同撕掉,形成鮮紅的糜爛面。最初會以為只是簡單的口瘡,火氣大,但疾病會進一步擴散,攻擊全身皮膚,若輕輕一搓正常皮膚就產生水泡會破皮,就要懷疑是天疱瘡。

「增殖型天疱瘡」常由尋常型天疱瘡轉化而來且比較少見。損害多發生於皮膚皺褶處,最初為水皰或大皰,皰破後,基底部逐漸增殖,表面有膿性分泌物,惡臭,疼痛。

常見症狀:常見症狀為反覆性的口腔潰瘍、鼻粘膜潰瘍、皮膚水泡、潰瘍,切片可以看到表皮剝離起水泡,表皮細胞間有不正常的免疫抗體堆積,皮下有大量淋巴細胞及中性白血球的聚集。大部分病人以粘膜、皮膚症狀為主,少數可影響全身皮膚影響,產生類似嚴重燙傷的情況。

天疱瘡的患者,須要由醫師評估其嚴重性及器官影響程度,來給予藥物治療,可使用類固醇、及免疫調節劑 ( hydroxychloroquine, dapsone),來調節自體免疫反應,減少淋巴細胞產生出不正常的免疫抗體,大部份病患治療後,病灶部位皆可改善。

避免皮膚受傷,搓揉、磨擦、擠壓都更容易導致新的水泡或破皮;水泡破掉處的破皮傷口要妥善照護,避免傷口感染,可使用無菌棉棒沾生理食鹽水、滾動清理傷口表面、接著塗上藥膏並蓋上乾淨的紗布。傷口面積較大、較深的情況,可在醫師指示下使用特殊的傷口敷料。

檢驗單位:
台北大安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