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A-B 5801基因被發現對於華人因使用異嘌呤醇(Allopurinol)藥物而引起SCAR(Severe Cutaneous Adverse Reactions:嚴重的皮膚不良反應,包括有史蒂芬強生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 SJS)及毒性上皮溶解(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TEN)等有很強的關聯性。
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小型、無套膜、雙股DNA病毒,基因組將近有8000個核苷酸,是一種男性與女性都可能感染的常見病毒,主要透過接觸及性行為傳染到人類表皮及黏膜組織常見於生殖器官或肛門。估計約有75%的女性都曾感染過HPV,然而> 90%被感染的女性會啟動有效的免疫反應並在6-24個月將感染清除,不會長期影響健康。
HPV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治療,而且感染時不會有任何症狀,它可以入侵子宮
IGFBP-3的濃度隨著幼兒時期逐漸增加在青春時期到達最高峰,IGFBP-3是一個很好的生長激素指標。
肢端肥大症患者(Acromegly)生長激素過多,IGF-1及IGFBP-3的濃度偏高。
成人生長激素缺乏症患者(Adult GH deficiency)IGF-1及 IGFBP-3 的濃度偏低。矮小症患者(Laron dwardism)是因為生長激素受體的基因缺陷(genetic defects of th
是一種會促進發炎的免疫蛋白,在與創傷、外傷、壓力、感染、腦死、腫瘤及其他急性發炎反應病程中均可快速的誘導IL-6的產生,可作為急性發炎的早期指標,可用來輔助急重症病患的管理。
其他輕微憂鬱可能會影響老年人的免疫系統,研究顯示,即使只有一些憂鬱症狀,血液中也會有較高的介白素6(interleukin-6,IL-6),IL-6的濃度與心臟病、糖尿病、骨質疏鬆症及某些癌症有關,顯示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密不可分。
以非侵入性的方式針對胎兒第13、18、21號染色體進行非整倍體檢測唐氏症(Down syndrome, T21)是最常見的染色體倍數異常疾病,起因為受精卵細胞進行減數分裂時,第21號染色體沒有正常分裂而出現三倍體(Trisomy 21, T21)的現象;其他如第18號染色體三倍體-艾德華氏症(Edwards syndrome, Trisomy 18, T18)與第13號染色體三倍體-巴陶氏症(Patau syndrome, Trisomy 13, T
傳染性紅斑Erythema infectiosum(EI) 即第五病fifth disease(台灣俗稱蘋果臉)症狀出現時,或transient aplastic crisis再生不良性貧血(TAC)發生後3天,IgM抗體會出現,在1-2月後下降,至2-3月即消失。感染B19病毒 10-20天後,IgG會出現並持續數年。B19病毒與Erythema infectiosum(EI)即fifth disease,transient aplastic cr
男性14項以及女性15項常見癌症做風險基因分析:神經膠質瘤、鼻咽癌、肺癌、何杰金氏淋巴癌、食道癌、胃癌、肝癌、胰臟癌、大腸直腸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膀胱癌、基底細胞癌、攝護腺癌(男)、睪丸生殖細胞癌(男) 、女性乳癌(女)、子宮內膜癌(女)、卵巢癌(女)。
男性12項以及女性13項常見代謝與退化性疾病做風險基因分析: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梗塞、缺血性腦中風、顱內動脈瘤、腎結石、老人黃斑部病變、帕金森氏
PRC測定Renin的總量,尚無評估其臨床有效性。純粹由分子生化的觀念而言,使用這一個檢查至少需要考慮三個變數,第一個是分子量3.5萬的蛋白質具有isoform,包括不具活性的分子,第二個是prorenin的存在,第三個是體內存在renin及其inhibitor。PRA是測定活性,這三個因素會造成PRA與PRC數據的差異。
下列情況腎素應該要測定:
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是一種後天罕見紅血球膜缺陷引起的慢性溶血性疾病,致病機轉為X染色體上的PIG-A gene突變,導致細胞膜上的糖基化磷脂醯肌醇(glycosyl phosphatidylinositol,GPI)錨蛋白(anchor)的合成異常,使得連接在GPI anchor上的重要膜蛋白質(GPI anchor protein)缺乏。例如紅血球缺乏CD55和CD5
利用模擬分枝桿菌蛋白質的胜肽抗原,並檢測其所引發細胞媒介免疫(Cell Mediated Immune,CMI)反應的測試。
QFT-Plus具有兩個不同的TB抗原採血管:TB抗原採血管1(TB1)和TB抗原採血管2 (TB2)。兩個採血管均含有來自MTB抗原中ESAT-6和CFP-10這兩種蛋白的胜肽抗原。TB1採血管和TB2採血管均含有來自ESAT-6和CFP-10的胜肽,皆用於刺激CD4+輔助T淋巴球之CMI反應;TB2採血